目前的集裝箱運輸管理方面,現在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,這主要是由于還停留傳統的管理模式上,在工作人員手工記錄每一個集裝箱放在的位置,然后再將數據手動輸入集裝箱管理系統的數據庫中,從而完成集裝箱數據與實際存放數據的綁定。
而如今面對如此大規模的、國際性的貨運運輸流通載體的集裝箱號的信息采集、跟蹤與監管還大都是通過人工或手工完成。由于箱號的識別不準確、數據人工抄錄的錯誤、信息傳遞的延誤等,造成整個集裝箱管理的混亂,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管理的要求。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無線射頻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。
一、技術應用
RFID是一種 “無線射頻識別”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 ,可以實現對靜止或移動的物體及人員的自動識別。RFID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得相關的數據,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干預,可在各種環境下工作 ,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且同時識別多個目標 。RFID技術可以用來定位和識別幾乎所有的物理對象,是識別領域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經過近幾年的發展,RFID技術已經被廣泛用于生產、物流、交通、運輸、醫療、防偽、跟蹤、設備和資產管理等需要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應用領域,被認為是條形碼標簽的未來替代品。
將RFID技術應用于集裝箱管理,利用RFID技術在自動識別領域的優勢,開發出集裝箱信息化管理平臺,大幅提高集裝箱運輸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二、系統設備介紹
系統中的集裝箱電子標簽、電子車牌和自動識別設備采用的自動識別技術是遠距離RFID產品。集裝箱電子標簽安裝在集裝箱指定位置上,電子車牌安裝在托運車輛的前擋風玻璃內。讀寫器讀寫距離大于5米,具有多標簽讀取功能。
三、系統簡介
基于RFID的集裝箱管理系統,是將電子標簽固定在集裝箱上,讀寫器安裝在作業車輛或港口的出入口,通過非接觸式信息讀寫,實現集裝箱與管理系統的數據信息連接。900M頻段射頻識別系統,可同時讀寫多個靜止或移動的標簽。
1.系統關鍵技術
基于RFID的集裝箱管理系統采用900MHz頻段的系統。包括在每個集裝箱的指定位置安裝1-2個電子標簽,在每一輛注冊過的托運車輛上安裝一個電子標簽(電子標簽一般安裝在托運車輛的前擋風玻璃上),在港口查驗通道處和堆場出入口選擇位置安裝讀寫器,在堆場的堆高車、鏟車上安裝讀寫器,堆高車、鏟車駕駛室顯示屏顯示讀取信息,在港口岸邊橋機、岸邊門座起重機、場地龍門吊、集裝箱叉車、集裝箱正面吊等裝卸裝備上安裝讀寫器,在吊運集裝箱的作業過程中,對集裝箱電子標簽進行識別,提高作業的準確性和提高工作效率。
2.系統工作流程
工作流程如下:在車輛和集裝箱的指定位置安裝寫有相關信息的電子標簽,在車輛通過貨場專用驗證通道時,系統自動采集相關信息,并在室外顯示屏上顯示引導車輛到達地點的信息,查驗工作人員確認信息無誤后放行,同時系統采集到的信息通過傳遞到調度中心,調度中心指揮裝卸設備進行相關作業。實現對集裝箱在港口運行的全過程控制;赗FID 技術的集裝箱管理系統,加強了集裝箱監控能力,為客戶提供相關信息,實現堆場自動化管理,減少集裝箱管理人員工作量和人為失誤。
四、主要實現功能:
滿足岸邊橋機、岸邊門座起重機、場地龍門吊、集裝箱叉車、集裝箱正面吊等裝卸裝備,在吊運集裝箱的作業過程中,對集裝箱電子標簽的讀寫;滿足集裝箱卡車通過集裝箱港區道口時, 對集裝箱電子標簽的自動讀寫;具有讀寫功能和存儲歷史記錄功能。
加強了信息安全和保密性能;
可與現有局域網實現信息交換;
系統兼容手持式讀寫設備;
識別距離可根據環境調節(1-10米)。
可兼容多種識別協議,滿足不同標簽的讀取要求;讀寫器支持RS485、RS232、以太網接口;讀寫器支持功率控制功能。
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環境:不受雨、雪、霧、酷熱、嚴寒、噪聲、機械、震動和沖擊等惡劣環境的影響。
讀取數據與管理系統可實現無縫連接;
電磁兼容性:符合國家標準GB9254和GB/T17618的規定;人體電磁輻射安全性,符合中國無線電委員會的《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》的標準要求;建立了基于電子標簽識別系統的集裝箱信息實時管理;建立了集裝箱數據交換平臺(以各港航間實現電子數據交換);信息交換標準化:導入了行業EDI/XML標準,支持國際貿易物流行業信息交換標準。